身分盜竊
主頁 > 
身分盜竊
< 返回

身分盜竊

身分盜竊是一種刑事行為,在他人不知情或沒有得到其同意的情況下取得其個人資料,意圖詐騙。身分盜賊利用有關個人資料冒充資料當事人作欺詐用途,例如:

取用銀行帳戶、獲取信用卡或購買物品從而直接獲取財務利益。
進行欺詐或欺騙,利用社交網絡的資料簡介騷擾某人和破壞其網上聲譽,或隱藏違法者的身分。
影響
身分盜竊的後果包括:  
經濟困難(例如:受害人銀行帳戶內的存款被提取)。
損害受害者的聲譽(例如:以受害者的名義犯罪或就受害者作失實陳述)。

竊取個人資料的常見手法:

仿冒詐騙: 通過看似跟合法或可信賴的單位有關聯的欺詐電子郵件或網站收集個人資料。
黑客攻擊: 入侵儲有個人資料的電腦。
公眾監控: 通過瀏覽社交媒體的資料簡介、竊聽電話、窺探公共或不安全的網絡或使用仿冒Wi-Fi熱點。
防範措施
要做的事
小心提防釣魚網站或偽冒電郵,只跟真確的網站進行交易。
使用社交網絡服務時,採用合適的私隱及安全設定。
棄置文件、銀行結單及儲存媒體前,把有關文件、銀行結單及儲存媒體切碎或安全地刪除其中的個人資料。
加密儲存個人資料的電子裝置和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不要做的事
不要通過不可信賴的通訊渠道(例如:公共Wi-Fi)或裝置傳遞或存取個人資料。
不要向不明來歷或不可信賴的人或在社交媒體披露任何個人資料。
不要披露或分享你的帳戶身分、密碼及裝置。
如何知道我是否身分盜竊受害者?

以下跡象顯示你可能已成為身分盜竊受害者:

接獲從不明位置及設備登入活動的警示。
銀行帳戶或信用卡發現有不明或可疑的交易。
收到未曾開立的銀行帳戶結單。
社交媒體帳戶發現有不明或可疑的活動。
除了以上跡象之外,你亦可檢查你的電郵帳戶有否被盜用。(連結
如果成為身分盜竊受害者時如何應對?

如你成為身分盜竊受害者,可考慮採取以下措施:

向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尋求協助。(連結)
如涉及欺詐等犯罪活動,向警方報案。(連結)
如果涉及個人資料,可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提出投訴。(連結)
如懷疑任何帳戶被盜用,應立即通知銀行、信用卡發卡機構或相關網上服務供應商。
更改所有相關網上帳戶的密碼。
強制從不明裝置登出你的社交媒體帳戶的所有活躍連線階段。
刪除儲存於你社交媒體帳戶內已授權第三方應用的權限。
延伸閱讀

了解身分盜竊風險及如何保護自己:

1.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of United States - Identity Theft Recovery Steps(只提供英文版)
2.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 of United Kingdom - Identity theft(只提供英文版)
3.
Symantec Corporation - How to Avoid Online Scams(只提供英文版)
4.
Trend Micro - What do Hackers do with Your Stolen Identity?(只提供英文版)

免責聲明:用戶亦應留意網絡安全資訊站中的免責聲明。在下載及使用保安軟件或工具前,請細閱相關的用戶協議和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