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檢查所有備份的需求,從中選擇最適當的備份策略及制定。在制定備份策略時,你必需考慮兩種因素:
策略選項
你必需考慮以下列出的一些常見策略選項:
硬稿可以很容易用影印機備份。你可以掃瞄這些文件,將硬稿轉為電子拷貝。
電子拷貝需要選擇儲存媒體。你需考慮儲存媒體的容量、耐用性以及在復原地點有沒有所需的備份設備。不同的媒體及設備各有其利弊。
根據個別數據組的要求選擇備份頻率。應為所有操作數據備存備份複本,以便將檔案回復至最新狀態。
應備存多代備份複本。例如:系統數據應每月備份一次到 網路附加儲存,並保存一年;或資料數據會由星期一至至五每日備份,並儲存四個周期。如有需要,檔案的月底及年底備份可保留更長時間。
完全備份模式是指備存儲存媒體內的所有數據,例如:將一個硬碟內所有的數據拷貝到一個磁帶中或另外一個儲存媒體。這個模式是被建議的,因它是最簡單的;而且對於頻密的使用者,每星期備份一次所有數據不失為一個有效的保安措施。
差異備份模式是指只備存儲存媒體內自上次完全備份後,曾遭更改或新增的檔案。例如:如果你有五日周期而想復原上星期五的資料,你需復原上星期一的數據組之後,再復原星期五的資料便可以。
漸進備份模式是指只備存儲存媒體內自上次備份後,曾遭更改或新增的檔案。例如:如果你有五日周期而想復原上星期五的資料,你需先復原上星期一的數據組,然後逐一復原後面四組數據組。差異/漸進備份模式,適用於數據組太大而又不能放在一個備份媒體。
處理和儲存備份媒體的風險
另外,你必需考慮潛在於處理和儲存備份媒體的風險。風險舉例如下:
因不能進入生產地點而引致備份媒體及復原程序不能取得。
為了緩減風險,你可在備份策略內包括一些額外作業實務。例如:
防止備份媒體在運輸過程中被未獲授權接達、濫用或損毀。
數據備份設備及媒體
有不少設備可供數據備份及回復,例如軟磁碟、可記錄光碟/可重寫光碟、可記錄數碼影像光碟/可重寫數碼影像光碟、磁光碟及數碼數據儲存磁帶等。不同媒體及設備往往各有利弊。
磁帶 -- 是目前其中一種大機構最常用的媒體。如果數據容量龐大,一次備份需要使用多套磁帶,可使用加載磁帶機或自動加載磁帶機。
普及的抽取式媒體 -- 大部分工作站備份軟件既支援磁帶備份,亦支援可記錄光碟/可重寫光碟、可記錄數碼影像光碟/可重寫數碼影像光碟或磁光碟等較普及的抽取式媒體。
你需小心處理備份媒體:
磁帶機的磁頭須定期清洗。清洗磁頭的次數視乎操作環境及操作(備份、回復、掃描磁帶等)頻率等因素而定。部分磁帶機具有顯示器,可在使用若干次後提醒用戶清洗磁頭。
妥善儲存及維護備份媒體。應適當地為媒體標籤,並存放在保護盒內及把附有的防寫標籤(如有)撥到防寫的位置。備份媒體應存放在遠離磁場/電磁場及熱源的地方,在選擇存放備份媒體的地方時應依照製造商所訂的存放環境規格。
伺服器備份
如果數據量非常龐大,透過網絡備份會更慢和耗時,因此透過網絡為多個伺服器備份宜使用局部伺服器磁帶機備份。
差異備份宜在平日晚上進行,而全面備份則宜在無人接達伺服器的週六晚上則進行。
當每個月都要刪除文件時,則可能需要為每個月或任何特殊情況在保險箱保存一套磁帶。
如果為伺服器備份時間過長,超過場地所允許的備份時間限制,則可以把生產伺服器內需要備份的數據抄寫到一個專用的備份伺服器內,並由專用伺服器繼續進行備份工作。但專用備份伺服器的保安水平應與生產伺服器的保安水平劃一,以避免發生任何潛在違反保安事件或未獲授權接達情況。
伺服器備份軟件針對特定的操作系統型號而設。大部分備份軟件產品還提供其他運作復原計劃選擇,使系統復原更快捷可靠。
工作站備份
用本機備份設備:工作站可根據需要決定為數據備份的次數。用戶可主動為數據備份,或使用調度程式定期將數據備份到本機備份設備(例如可記錄數碼影像光碟/可重寫數碼影像光碟磁碟機)。
用工作站備份程式及中央網絡伺服器來備份:大部分伺服器備份軟件產品提供為相連工作站的數據備份的功能。工作站會根據局部區域網絡管理員所訂的客戶備份調度表,將數據備份到伺服器備份設備。為免不打斷用戶工作,備份可以在下班後或午膳時間進行,但在備份期間必須開動工作站。
用中央網絡伺服器來備份,把關鍵數據複製到伺服器:工作站的數據可複製到伺服器,而伺服器可根據定期備份調度表備份。用戶可主動將數據複製到伺服器,或使用調度程式定期將數據複製到伺服器,以配合伺服器的備份調度表。